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创新食品抽检工作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抽检是对样品进行检验、作出公正结论的过程,被喻为守护舌尖安全的“防火墙”。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在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三个年”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着力实施食品安全科学监管,坚持以风险防控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食品抽检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靶向性。

立足全省一盘棋的大格局,建立“一套制度五项机制”,完善工作制度体系;立足精准施策,搭建“五个平台”,推动能力提升;立足织密风险防控网,筑牢“五个支撑”,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一套制度、五项机制、五个平台、五个支撑”的运用,在提升监管效能的探索中,积累了经验,凸显了成效。

创新性的工作实践和成果在全国、省内被推广。常态化“你点我检”活动和风险预警交流工作受到市场监管总局肯定,并在全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探索开展的炒货食品及包装饮用水风险防控和质量提升研究深受广大中小微企业欢迎;《提升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质量研究》获评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在“一五五五”模式的示范带动下,三秦大地也涌现出不少工作亮点和特色。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生产加工经营主体中,数量持续增加的大中型生产、流通、餐饮企业和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饮等多种业态并存,同时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发挥食品抽检作用提升监管效能提出了巨大挑战。

“面对挑战,重要的是发挥抽检‘雷达’作用,精准研判风险并施策。”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就食品抽检工作而言,制度体系建设关系到陕西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整体工作的统一性、一致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调研、通盘考虑、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全省抽检一盘棋格局”。

制度是工作规范的前提。两年多来,他们深入基层市县(区)市场监管局、走进技术机构、进入生产经营一线摸情况、查问题、找对策,建立了一套更加科学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制度和规范。

确保精准施策,从数据分析入手,建立抽检数据定期分析制度,结合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每两周、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对全省抽检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及时排查和发现风险隐患,为靶向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确保数据质量,从考核抽查入手,制定《陕西省食品安全承检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实施年度考核;出台《陕西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数据质量抽查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月组织抽查本级任务中不少于5%的抽检数据,该局对全省数据进行随机抽查。制定《陕西省食品安全承检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将抽检数据质量列入考核重要指标。

确保流程合规,从关键环节入手,制定抽检任务定期推进制度,召开月度推进交流会,时刻跟进进度、及时纠正偏差;相继出台《食品抽检结果信息发布管理办法》《陕西省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备份样品处置办法》等一系列规定;针对网络交易,着手制定网络食品抽样规范等制度。强化对全省食品抽检工作的指导,使关键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推动制度落实到位,构建起“五项机制”,即不合格食品信息多层次通报机制、多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企业检管联动机制、常态化线上培训机制、常态化“你点我检”工作机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机制,全方位织密风险防控网,最大程度消除风险隐患。

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建立的一套制度五项机制,形成了陕西食品抽检工作一盘棋的大格局,为充分发挥食品抽检工作“防火墙”作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食品抽检专业性强,抽样的科学性、检验结论的客观性、核查处置的规范性等直接关系到食品抽检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为此,建设一支管理规范、业务精湛的食品抽检队伍至关重要。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强化能力提升上,全方位、多层次搭建平台,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抽检工作队伍。

该局搭建起“五个平台”,即基层人员能力提升平台、承检机构考核管理平台、抽检技能比赛平台、专题论坛研讨平台、科研成果应用平台。借助“五个平台”,在推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抽检能力提升的同时,作为西北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联盟的主要发起单位,该局进一步扩大各项活动覆盖面,相关平台惠及西北各兄弟单位。

强化培训,以“点面结合,以点为主,四级同训,全面覆盖”为原则,面向西北五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针对工作重点,制定年度计划,系统性对基层监管人员、抽检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截至2023年4月,围绕计划制定、国抽系统使用和细则解读、食用农产品抽检、抽检常见问题、食品快检、样品制备、公职人员心理调适、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等内容,他们已组织开展9期线上培训,人数达十余万人次,覆盖省市县所四级监管部门和机构,培训方式受到了省内外市场监管系统和承检机构的一致好评。

严格考核,采取考核管理方式倒逼承检机构能力提升,定期通过盲样考核、备样复测、现场检查、数据抽查等方式,促使承检机构不断强化管理、提升实力。

举办比赛,组织西北五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系统的选手参加业务技能比赛,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成为食品检验检测战线的“行家里手”。

开办论坛,联合西北五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共同举办食品快检论坛,通过区域间常态化技术交流,分享改革成果实现你追我赶。

强化科研,加快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一方面推进科研成果应用于行业、企业,在重点帮助小微企业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中,鼓励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单位等参与并针对问题实施改进。具体工作中,以防范化解包装饮用水安全风险为例,在三方面实施成果应用,其中就加强源水管理、保护监测工作,提出的改进办法是定期开展源水水质监测,在易污染的范围内采取防护措施,特别是加强采集点、区域、设备、输送管道的卫生防护。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应用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发生,2022年陕西包装饮用水不合格率较2019年下降6.0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鼓励承检机构开展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检方法研究,推动其向“科研型”转变。西安市食药所率先成为国内首家食源性全项目检测机构。该所起草的10项方法,不仅实现了食源性项目、品种全覆盖,并将使用国家标准需要146小时完成部分检验项目缩短至16小时即可完成全部56项的检测,为确保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食源性事件和食品安全事故“两个零发生”提供了技术保障;陕西省食药院在食品快检技术研究、国家快检方法起草、快检质量控制、快检产品评价等领域,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该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近2年开展的“食品安全检测质控样品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在组织全国性食品能力验证中予以应用。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夯实“五个支撑”,凝聚风险防控合力,构建起食品安全共治大格局。

该局从做好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预警、研判、治理考量,以专家库为支撑,组建研判咨询帮扶团队;以风险预警交流机制为支撑,推动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步入常态化;以检管联动为支撑,实现核查处置“五个到位”;以“你点我检”活动为支撑,吸引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共治;以强化宣传为支撑,营造社会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