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变更为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00,86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1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易瑞生物专注于快速检测技术,已将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至食品安全和体外诊断领域,同时依托技术协同,逐步向动物诊断领域拓展。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业务(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快速检测仪器和相关检测服务)、体外诊断快速检测(POCT)业务(包括:体外诊断快速检测试剂和快速检测仪器)以及动物诊断业务(包括:动物诊断试剂)三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类主要产品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快速检测仪器及相关快检服务。快速检测试剂类产品主要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理化试剂、荧光PCR试剂盒和核酸提取试剂盒,主要应用于附加值较高且需要快速检测的乳品、肉类、水产、粮油及水果蔬菜等食品领域以及对应的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实现对兽药残留、农药残留、真菌霉素、非法添加剂、重金属等多种限量物以及致病微生物的高精度检测。
体外诊断快速检测(POCT)依托胶体金平台、彩色微球平台、荧光平台、质控品平台等几大技术平台,构建了毒品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炎症检测、呼吸道检测、血液筛查、肠道检测、热带病检测等系列产品线,相关产品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危急重症、诊疗监护、基层医疗检验等场景。公司坚持“一个指标、多种平台”的研发策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客户需求,开发出各种差异化产品及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多种客制化解决方案。
动物检测是公司基于同源技术在动物领域的应用,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已成功研发牛羊系列、猪禽系列及宠物系列产品,可应用于牛、羊、猪、禽等经济动物及宠物的动物体外疫病诊断、免疫监测和健康管理工作。其中牛早孕检测产品等优势产品已逐步取得市场认可,布鲁氏菌c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免提取)等多项产品已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公司属于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极强生命力、成长性好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快速检测技术,致力于围绕生命科学领域,打造“人、动物、环境”为一体的检测生态圈。
快速检测是使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融合,能够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法。相较于实验室检测,快速检测作为补充方法,具有快速、便捷、易操作、反应灵敏的优势,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公司产品涵盖食品安全检测、体外诊断以及动物诊断三大领域。
食品快检可用于对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餐饮食品、现场制售食品等的食品安全抽查检测,并在较短时间内显示检测结果。
全球各国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趋向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国际化,互联网营销、跨国销售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监管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2018年,联合国宣布设立世界食品安全日,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共同致力解决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努力减轻食源性疾病,通过促进市场准入、规范供应链提升安全食品生产。当前,国际食品安全检测监管科技发展呈现食源性危害检测技术集成化、快速化的趋势,更加注重运用风险监测、监督抽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依托产品标准、技术规程、检验数据等,通过有影响力的机构和组织对快速检测产品进行评价验证,如国际标准组织ISO和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为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MarketsandMarket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为211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11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1%。
在国内,自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肯定并支持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法律地位,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深入推进乡镇网格化管理,强化农产品上市前速测抽检,因此,快检产品被大量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抽样,政府采购需求迎来加速增长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并出台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安全领域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设,将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法治体系及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链条监管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202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以“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加大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力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检和监管执法等。2021年5月31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7部门联合发文将在全国联合实施为期3年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国各地各部门要聚焦重点品种(“三棵菜”:豇豆、韭菜、芹菜;“一枚蛋”:鸡蛋;“一只鸡”:乌鸡;“两块肉”:肉牛肉羊;“四条鱼”:大口黑鲈、乌鳢、鳊鱼、大黄),采取精准治理模式,控源头、抓生产、盯上市、强执法、建制度,加快解决禁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向基层监管部门大力推行农兽药残留速测工作,快检技术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要求食品产业大县和人口大县要具备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常见微生物等指标的实验室检验能力及定性快速检测能力。针对食品掺杂掺假、农兽药滥用等难点问题,加快完善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体系,出台违法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名录。明确提出“规范食品快速检测的使用”的要求。2022年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文件规定开发一批农药兽药和生物毒素、环境污染物、重金属等危害因子的高效快速识别关键技术,遴选推广一批常规农药兽药快速检测设备。202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开始实施,从立法层面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强化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与《食品安全法》有机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