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主要为黄羽鸡养殖业和生猪养殖业两大领域,具体情况如下:黄羽肉鸡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鸡品种,具有品种繁多、生长周期长、价格较高的特点,其肉质口感鲜美,更适合我国传统的烹调和饮食习惯,主要消费场景为家庭和中式餐饮场所。黄羽鸡养殖体系依据所养殖肉鸡遗传性状及代次,可以分为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曾祖代及祖代多为纯种,具有血统纯正、遗传性能良好等特点,主要用于优质种鸡的选育扩繁;父母代种鸡多为二元杂交品种,具有品种繁多、遗传性能良好等特点,主要用于杂交培育优质商品代鸡苗;商品代主要为三元杂交品种,具有生产性能良好、品种繁多等特点,主要用于鸡肉产品深加工及终端消费者消费。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升级,禽肉需求量长期呈上涨趋势。禽肉中鸡肉因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更能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减脂、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未来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黄羽肉鸡作为肉鸡中的优质类产品,在肉质、口味等方面更具优势,更符合消费端提档升级的长期趋势,在市场容量和消费区域上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优质规模化养殖企业具备规模、资金、成本及技术优势,可以投入充足的资金,升级改造环保设备设施,以保持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变革和周期波动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因此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自2019年四季度起黄羽肉鸡行业因产能短时间增加过快,整体进入行情低迷期,历经2020和2021年两个年度的低谷徘徊,行业产能持续去化。2022年二季度起周期景气度开始上行,6月份淡季不淡,价格快速上行,三季度行情继续改善。2022年尾,受阶段性消费下行影响,行情震荡回落。从全年看,黄羽鸡行情逐渐走出低谷,虽有阶段性波动,但基本面明显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541万吨,占比约六成,仍为我国最主要的肉类品类。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小规模养殖企业、散养户逐步退出市场,规模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整体防疫体系建设上的优势在期间快速扩张,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价格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报告期生猪生产者价格下降 9.8%,降幅比上年收窄 25.3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分别下降 51.3%和25.9%,三、四季度分别上涨36.1%和 42.1%,整体呈先降后回升的态势。受去年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和消费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三季度起价格迅速回升,并于10月份达到年内高点,后逐步回落。从历史数据来看,肉鸡和生猪价格受其生长周期、存栏量、饲料价格、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造成肉鸡和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动:当价格较高时,养殖户/企业为增加盈利,进行补栏,由于畜禽产品有相对固定的生长周期,市场供应增加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其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仍然维持高位;但是随着出栏畜禽逐渐增加,市场供应增加最终将导致供过于求,畜禽价格回落;在畜禽价格回落至低点时,养殖户/企业出现亏损或微利状态,于是逐步减少养殖量,最终导致供不应求,畜禽价格再次进入上涨周期。上述变化规律最终使得我国肉鸡和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肉鸡和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导致养殖行业利润率水平呈现周期性波动,突发性疫情(例如禽流感疫情、非洲猪瘟疫情等)也可能打断或加剧上述周期性波动。公司为黄羽肉鸡养殖龙头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江西、贵州、广西、云南等12省共设立66家控股子公司,其中一体化养鸡子公司25家,并根据各地消费习惯提供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黄羽肉鸡产品。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鸡(含毛鸡、屠宰品及熟制品)4.07亿只,约占同期全国黄羽鸡出栏总数的10.91%(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2022年全国黄羽鸡的出栏量 37.30亿只),公司出栏量及市占率同步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在黄羽鸡育种和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育种领域设立有“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国家禽白血病净化示范场”、“国家肉鸡良种扩繁基地”,拥有“雪山鸡”、“花山鸡”和“苏禽黄”等优质肉鸡品种配套系,并拥有“江南白鹅”肉鹅品种配套系。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至2022年连续19年发布“一号文件”,对支持畜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鼓励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体系。2022年2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 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深入实施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畜禽、水产养殖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黄羽肉鸡的养殖、屠宰和销售,以及商品肉猪及肉鹅的养殖和销售。本报告期,公司黄羽鸡业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88.70%。公司黄羽肉鸡业务已形成集种禽繁育、饲料加工、商品鸡养殖与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以黄羽肉鸡业务为例,公司大部分商品肉鸡由批发商经屠宰后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商超等终端销售给消费者,一部分由公司自建屠宰厂自行屠宰加工成冰鲜鸡和冰冻鸡肉产品后,经下游批发商、电商、商超进行线)销售。公司黄羽肉鸡业务板块正在由活禽销售模式向屠宰生鲜品、冰冻加工品销售转型。公司依托江苏立华食品积累的相对成熟的冰鲜鸡生产管理和销售经验,在湘潭、扬州、惠州、泰安、潍坊等一体化养鸡子公司所在地加快建设黄羽鸡屠宰产能,今明两年将逐步投产,分别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核心区域市场,加快产业链向食品端延伸的速度。公司在黄羽肉鸡及肉鹅养殖业务上实行紧密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以黄羽肉鸡业务为例,公司负责品种繁育、种苗和饲料生产、药品疫苗等养殖物料采购,全程提供养鸡技术指导,并负责成品鸡回收与销售;合作农户负责提供符合要求的养殖场地、养殖设施和劳动力。合作农户接受公司委托养鸡,应同时加入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专业合作社。公司出资设立风险基金,所有权归合作社,以此承担大部分自然灾害或重大疫病风险造成的损失。合作社是农户自治组织,是公司与农户沟通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当前合作社在合作养殖过程中主要负责风险基金管理、免疫及运输等辅助服务工作。公司在“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引入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户自治组织,并支持、鼓励合作社在合作养殖中承担风险基金管理、组织农户互助自律等职能,在有效地调动农户提高生产成绩、进行诚信经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在合作养殖模式下所面临的生产经营风险。合作社组织对公司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起到平衡与沟通作用;合作社作为国家大力鼓励的农民新型生产组织政策的积极响应与实际践行,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有利于推行我国农业生产在市场环境下走向“再合作”,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随着现代乡村建设对土地高效利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对规范化、规模化养殖的鼓励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