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卤味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夏商时期,时人将盐香料等调味品置于铜器炊具中,加水与食物煮熟后用刀分割食之。在各地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与碰撞中,传统卤味工艺不断吸收、纳新,卤制用料不断丰富,卤制食品从口味上已发展出多种卤制风味。
我国卤制食品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四个十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浙地区逐渐出现较具规模的生产企业;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数量增多且逐步向全国扩张。自2000年以来,我国卤制食品行业进入品牌快速发展期,龙头企业出现,连锁经营逐渐成为行业主流。2010年至今,随着资本入局和国民消费升级,终端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品质关注度持续提高,新消费模式出现,卤制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加速进行产能建设及渠道拓展,进入持续扩张期,加快了卤制食品行业的细分化、品牌化进程。
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格局依旧较为分散,对比其他成熟的休闲食品细分行业具备明显提升空间。尤其2020年受经济环境影响线下门店经营受损,加速了中小品牌出清,行业洗牌和整合速度加快,为头部品牌和龙头企业扩张带来机会。预计未来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市场份额从作坊型向连锁型、非品牌向品牌企业转移,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动消费升级,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消费理念的变化驱动消费升级,配套产业的逐步优化以及信息技术革新、新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等带来消费引流、转化的新渠道,加之国家对食品消费的全方位支持政策不断加强,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创新型、差异化的品牌的诞生,将为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冷链运输的快速发展以及低温保鲜、高压保鲜等先进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销售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配送范围,提升了产品配送效率,保障了食品安全,极大地支持了模式的发展,解决了束缚行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为卤制食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卤制品市场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居民将日益注重饮食的便捷性,考虑到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和新产品品种的陆续推出等因素,居民对快捷食品的消费偏好将不断增强,这为卤制品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我国卤制品行业在市场需求的深度开发、营销网络的规模和市场宣传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行业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未来卤制品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以下因素:
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成为了国内快捷消费肉制品行业强大的需求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至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8万元增至3.5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8%,人均消费支出由1.71万元增至2.4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9%。同期在肉制品消费方面,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32.9千克,较2020年增长32.66%。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继续提高,伴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居民对肉制品的消费支出也将持续增加。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镇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的消费群体在逐年扩大
目前,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城镇人口,因此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扩大了我国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的消费规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化率由2016年的58.84%增至2021年的64.72%,城镇总人口数在2021年突破9亿人。虽然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60%,但与国外发达国家75%的城镇化率相比,我国城镇居民的人数未来还将持续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更快、厨务时间有限,更倾向于从市场上购买即食或预制菜品,有望推动卤制品市场规模扩容。
卤制品具有深厚的饮食文化根基和稳定的群众消费基础。据艾媒咨询调查结果显示,在2021年有超过96.6%的人购买过卤制品,而且有超过90%的消费者喜欢购买卤制品。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卤制品消费者以女性居多(占58.7%),而且以中青年为主(占78.9%)。年轻消费者的快速成长和崛起,使得卤制品消费结构愈发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并将推动卤制品的升级和迭代潮流。
卤制品品牌方注重年轻消费者的心智培育,厚植年轻人为业绩增长蓄势。年轻消费者热衷于追逐潮流、愿意为兴趣买单,而且能够为具有个性化消费理念和消费升级需求。头部卤制品企业通过采取门店形象焕新、异业合作、近店媒体推广、头部平台内容投放等方式,来厚植年轻化理念并吸引年轻客群。
从线下消费习惯来看,佐餐卤制品消费者偏向社区店的消费,而休闲卤制品以休闲形式的消费为主。消费者倾向于以社区店打包的形式购买或消费佐餐卤制品。但是从消费比例来看,商圈餐饮消费和社区周边消费比例相当。休闲卤制食品按消费场所分主要包括休闲食品市场、餐饮消费市场和礼品特产消费市场,其中以休闲食品市场占据大部分比例,约70%的休闲卤制食品最终被作为休闲食品进行消费。
卤制品消费者要求品质新鲜且需求多样,门店是主流的流通渠道。卤制品属于熟食产品,对于保鲜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面向的消费者具有流动性大、口味等需求多样的特点。线下门店不仅能为卤制品的简单加工、储存和售卖提供基础,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卤制品商家开设线下门店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等证明,并且要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的检查,能够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从营收占比来看,2021年休闲卤制品头部企业绝味食品603517)、煌上煌、周黑鸭的卤制品业务收入分别有92.70%、77.38%、77.88%来源于线)线上渠道具备增长潜力,且能为线下渠道引流
线上+线下能有效地提高获客率,起到 1+1〉2的效果。线上渠道具有传播力广、便捷等特点,已成为卤制品业内重要的营销途径。卤制品商家主要通过自建线上美食销售APP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方式来打造线上渠道。线上渠道不仅能够突破门店服务半径的瓶颈,提升渠道下沉率和人群覆盖率,而且能够吸引消费者到店消费或者外卖消费。线下门店作为传统渠道,能够借助独特的产品体验和服务来吸引客户进行线上购买。
卤制品具有休闲和即食属性,能更好地依托线上渠道实现流通扩散。在现有技术水平能够保证远途运输不影响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外加网购和新零售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和习惯于在线上购买卤制品。卤制品本身具有较强的外卖属性,在外卖渠道上的发展速度较快。据美团《2022卤味品类发展报告》,2021年卤味小吃和小吃快餐的订单量增速分别为50.50%和39.80%,交易额增速分别为45.40%和35.50%,卤味小吃的增速领先于小吃快餐的平均增速。2018年至2021年,卤制品美团线上交易用户总数占交易户数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卤制品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趋势。跨区域经营模式的优势较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