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出台《郑州市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为全市137万多户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全市市场系统在服务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现予以公告。
中原区市场监管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担当作为,特事特办,绿灯全开服务辖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保障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通过在政府服务中心窗口与各市场监管所安排业务骨干每日值守落实全天候电话咨询服务,解决群众、办照疑难,在接到申请人关于疫情防控企业注册登记的相关咨询后,指定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与其对接,提供一对一视频指导服务,从管理人员实名认证、经营范围的修正确定,到填报材料各项要素,跟踪办理进度,压缩中间环节,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郑州某卫材有限公司的业务受理、核准、执照打印。考虑到防控物资保障刻不容缓,特批准许企业申请人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来到政务大厅领取营业执照。避免因邮寄耽误的时间,最大限度满足了企业的紧急需要。2020年2-3月间先后为30余家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投入生产活动。
二七区市场监管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面对辖区小门店较多且门类繁杂,日常监管、登记许可核查任务重、基层监管所工作人员少这一突出问题,蜜蜂张市场监管所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创新思维,设计印制了“便民服务卡条”。包含二七区局办公地址、蜜蜂张所办公地址、二七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地址、个体工商户设立所需材料、个体工商户注销所需材料、个体工商户变更名称、经营范围所需材料、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地址所需材料、旧营业执照换新所需材料、营业执照丢失所需材料、营业执照补领所需材料、营业执照业务代办所需材料、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办理所需材料、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业务代办所需材料、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注销所需材料、食品经营许可证丢失所需材料、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所需材料等十六个模块,摆放在该所办事大厅,群众随用随取。卡片上还印有蜜蜂张市场监管所的电话,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电话咨询想要了解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网络交易、信用与风险等相关事项和问题,架起了基层市场监管与辖区群众联系的桥梁。截至目前,蜜蜂张市场监管所共发放“便民服务卡”870张,接到群众证照办理咨询电线件。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是武汉抗击疫情前线医院名称,是疫情防控期间全社会舆论关注焦点,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重要标志之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外的其他申请人将“火神山”、“雷神山”作为商标注册容易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郑州市某公司作为一家经备案的专业商标代理机构,理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有着专业及熟悉的了解,但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上述情况,仍接受申请人代理注册申请,为申请人代理注册申请“火神山”、“雷神山”商标。2020年4月,金水区局执法人员对郑州某公司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涉嫌违法代理“火神山”、“雷神山”商标进行立案查处,做出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处以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
2020年以来,管城区市场监管局对药械市场进行了全面优化。一是“就近办”降低药械市场准入门槛“三个不再”:对于法规中无明确要求的材料不再收取;对于本系统可查阅的资料不再提供;对于申请材料中经营面积、仓库面积、从业人员数量及专业等情况不再做硬性要求。二是压缩药械行政审批时限:药品经营许可证缩减至5个工作日;第二、三类医疗器械备案缩减至3个工作日。自9月1日下放审批权限以来,累计新办药品经营企业筹建17件,药品经营许可证11件,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100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41件,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87件。三是引入医疗大数据运营中心,推动行业结构调整:批准成立管城区医疗大数据运营中心,开创该审批领域省内先河。针对行业传统的“小、散、乱”等弊端,实行集中的办公、仓储、物流,为企业节省经营成本。“中心”计划三年引进企业500家,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截至2021年1月,已经进驻企业121家。四是实现“互联网+监管”,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依托“中心”建立数据库和“云服务”。人员、产品、物流、仓储等各种数据集中到“云端”,实现厂商、经销商、医疗机构、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实现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提高监管效能。
惠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流转推动企业开办从“线下”到“线上”,让群众从“来回跑”到“不出门”,最大限度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2020年12月郑州市民刘先生到惠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为新公司办理企业登记手续。在大厅咨询台处说明了来意之后,大厅工作人员将刘先生引领至全程电子化辅导人员处,由惠济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提供通过河南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全程辅导,帮助刘先生办理营业执照,通过“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上传资料。40分钟后,刘先生已经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所有材料准备好,提交审核,并拿到了营业执照。他提交的材料也已通过网上共享系统已经同步推送到银行和刻章机构,当事人可以直接去开户、刻章,同时,税务和社保登记也在大厅商事登记专区内设有窗口,申领发票和社保登记在商事登记专区内就可以办结。
上街区市场监管局围绕商标注册,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通过帮助村集体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5月,冯沟村按照脱贫攻坚“一村一品”相关政策,设立精准扶贫项目,利用该村地理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主要开展农副产品、食用油、植物油的加工及销售。但是冯沟村原有商标所有权人已经变更,村集体企业没有商品商标,商品无法走向市场。
该局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行动,由知识产权科全程参与其商标注册及产品推广。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冯沟村及周边历史文化名村,在探访历史遗迹,深入了解冯沟村历史后,确定了利用黄河历史文化品牌打造农产品品牌、围绕开阳湖、五云山挖掘商标价值的发展思路。
2020年6月下旬,上街区市场监管局邀请市局商广处帮扶指导冯沟村扶贫产业申请商标,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受理中心郑州分中心,明确专人一对一指导企业,共申请“开阳湖”“五云香”“五云工坊”等5个商标。
2020年8月,绿城农业发展中心生产出的成品油已连续两批送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开发的一期产品食用花生油投放市场之际,工作人员积极发挥商标引领作用,帮助其商标走向市场,并积极参与产品外包装设计,多方请教,力求达到合规美观、便于推广。
目前上街区绿诚农业发展中心食用花生油已经投放市场,产品前期的销售已实现利润达7.4万元。按照目前项目日产800千克花生油估算,预计年产量可达1.2万桶。下一步,还要继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将产品放到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创新流通方式促进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另外,绿诚农业发展中心油厂高效运作,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5人均在该厂上班。下一。